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欢迎来到 · 视点印象网
风采您的当前位置: 主页 > 风采 > > 正文
黔南州打造民族创新先行示范区
时间:2024-04-29来源:中国商务新闻网
八月芬芳灿烂,黔南好花正红;六十载砥砺奋进,一甲子春华秋实。8月8日,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迎来60华诞,对于黔南420万各族人民来说

黔南州打造民族创新先行示范区

八月芬芳灿烂,黔南好花正红;六十载砥砺奋进,一甲子春华秋实。8月8日,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迎来60华诞,对于黔南420万各族人民来说,过去的60年,是励精图治、后发赶超、勇于探索的奋斗史。

60年,经济总量增长639倍。今朝的黔南,山川秀美,魅力绽放;开放包容,海纳百川;千帆竞发,百业兴旺。

天堑变通途对外开放迎发展

“发展需兴业,交通是主力”,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近年来,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,这得益于交通网络的完善,黔南州也是如此。昔日的黔南,车行丘陵路漫漫,今朝的黔南,一日千里不再难。

建州伊始,黔南公路里程只有629.2公里,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。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,该州始终将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,牢牢把好黔南作为贵州南大门的重要关,励精图治,举全州之力,大力投入公路、铁路和高速路的建设,力争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。

据了解,“十二五”期间,黔南州累计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,占贵州省总投资的近1/6。目前,黔南公路总里程突破1.8万公里,其中,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18公里,实现全州“县县通高速”目标;农村公路规划里程达到13008公里,县乡道比重达56%;建成通村沥青路6500公里以上,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89%;通航总里程达到786公里,新增222公里,等级航道新增154公里;乌江航道实现全线复航,完成“北上长江”的目标。实现了东经湘赣通沪浙,南下两广接港澳,西过云南连东盟,北上川渝进西北。

通过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初步形成,将进一步带动黔南州建筑建材、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,为贫困地区资源开发,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推动“黔货出山”创造了便利条件。

强化“顶层设计”三大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

近年来,黔南州委、州政府紧紧围绕中央“四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守住发展和生态“两条底线”,坚持贵州省委、省政府确定的主基调主战略,大力实施创新型驱动、开放型后发赶超、“一圈两翼”区域发展三大战略,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,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。

通过实施工业强州主战略,黔南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,重点发展磷化工新型建材、装备制造、新医药、特色产品深加工等产业,赢来了黔南工业“发展速度最快、结构调整最优、转型升级最好”的发展时期。尤其是近年来黔南建筑业发展蓬勃,逐渐发展成为该州的支柱产业。据了解,截至2015年底,黔南拥有建筑企业193家,建筑业产值达174.51亿元、增长值达80.71亿元。

农业实现“接二连三”发展。黔南发挥自身优势,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村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等,以茶叶、蔬菜、精品水果和刺梨为重点的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实现跨越发展。2015年,黔南茶叶综合产值达65.5亿元;都匀毛尖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181亿元,连续两年被评为“中国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”。“中国毛尖茶都”、“中国刺梨之乡”、“中国酥李之乡”、“中国娃娃鱼之乡”、“中国火龙果之乡”等荣誉称号落户黔南。

立足丰富资源,发展全域旅游,全力促进旅游业与中医药产业、健康养生产业联动发展,巩固实施“旅游兴州、创新驱动、龙头带动、融合联动、项目推动”的发展战略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黔南旅游保持快速增长势头。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168.19亿元,增长到2015年的423亿元,增长2.53倍,旅游业正在成长为黔南的战略性产业。

“一圈两翼”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
根据各区县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实际,黔南州围绕都匀、福泉、瓮安、独山、贵定昌明等地在内的“泛都匀”经济圈优势发展磷化工、现代物流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等产业;依托“北翼”贵定、惠水、长顺、龙里等县距贵州省会贵阳的交通区位优势,打造“环贵阳经济带”,重点发展物流业、空港服务业和民族制药业,极力融入贵阳和贵安新区的发展圈;以“南翼”三都、荔波、罗甸、平塘等县特色民族文化、卡斯特生态旅游、天文科普旅游为重点,打造“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”,实现绿色发展。

2015年,“泛都匀经济圈”GDP完成455.4亿元,占贵州的49.9%,3年年均增长15,8%;“北翼环贵阳经济带”GDP完成258亿元,3年年均增长16%;“南翼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”GDP完成198.8亿元,3年年均增长15.4%,黔南呈现“一圈”引领、“两翼”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。

招大引强助推黔南跨越赶超

近年来,黔南州委、州政府紧抓将招商引资工作,紧密部署,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积极创新招商思路,扩宽领域,搭建平台,优化投资环境,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黔南累计引进项目3249个,投资总额达6556.9亿元。招商引资项目由2011年的330个增长到2015年的713个,增长2.16倍;累计引进实际到位资金4554.1亿元,到位资金年均增长64.1%,实际到位资金从2010年的129亿元增长至1536.2亿元,增长11.9倍,招商引资项目对贵州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达65%以上,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,逐步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。

将大型央企、500强企业作为重点目标,开展精准招商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黔南共引进500强企业27家,投资项目37个,总投资500.5亿元。其中,引进中国中铁集团、中国建材集团、中国大唐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8家,主要投资在建材、能源、旅游等行业;引进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、中国广东核电集团、碧桂园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500强企业11家,主要投资房地产、风力发电、建材制造等行业;引进了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民营500强企业8家,主要投资在化工、物流、商贸等领域。

在引进重大投资方面,“十二五”期间,黔南共引进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893个,总投资4441.8亿元;10亿元以上的项目108个,总投资2155.5亿元;20亿元以上的项目39个,总投资1307.6亿元;50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,包括投资68亿元的瓮安县年产210万吨高新磷复肥及配套磷化工项目、投资59.6亿元的瓮安县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。

60年砥砺前行,硕果累累。这是黔南州壮大经济总量的见证,更是各民族携手走向繁荣,增强自信感的真实写照。60年改革创新赶超跨越,60年甲子轮回薪火相传。黔南将继续贯彻落实好“五大新发展理念”,以“守底线、走新路、奔小康”为总纲,“强创新、占高地、作示范”,深入实施“三大战略”部署,大力弘扬登高望远、精益求精、勇于争先的“大射电”创新精神,唱响一心向党、团结进步、繁荣发展的“好花红”民族绚歌,奋力打造民族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,书写更加壮美的时代篇章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

免责声明:本篇文章转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,本网站不负责任何法律责任。联系方式:QQ:3098026269
新闻图片